相信每一位家長,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夠成為人群中“拔高”的存在。然而數據表明,57%的孩子當前身高水平都低于遺傳身高;77%的孩子當前身高水平都低于家長期望身高[1]。這顯示了現實與期望之間的明顯落差,更反映了無數家庭潛藏的身高焦慮——明明營養(yǎng)補得不少,可為什么孩子的成長就是跟不上期待的腳步?從身高生長的科學本質來看,這是因為傳統(tǒng)營養(yǎng)補充方式往往停留在“鈣+D”的層面上,未能觸及身高增長的根本機制:生長軸(GH-IGF-1軸)的調控。
近期,科拓生物旗下品牌NICE GROW (耐思高),依托多年科研沉淀,推出兒童益生菌油滴液,首次從“腸—腦—骨軸”系統(tǒng)切入,直擊生長軸調控源頭,為中國兒童提供一種更加安全、長期、有效的身高促進方案。
生長軸:身高增長的“指揮系統(tǒng)”
很多家長認為身高主要由遺傳決定,補充營養(yǎng)只是為了“不落后”。但除遺傳外,睡眠、情緒、吸收、免疫、敏感及內分泌平衡同樣關鍵。其中,有研究表明,兒童生長發(fā)育主要受 GH-IGF-1軸的調控[2]。常見的補鈣、補維生素D等方法,雖有必要,卻屬于“外圍支援”,未能系統(tǒng)激活生長軸的核心動力。而直接采用外源性生長激素又存在成本高、安全性存疑、適用性有限等問題。因此,科拓生物研發(fā)團隊將目光投向人體內在的調控機制——生長軸系統(tǒng)。
生長軸是由生長激素(GH)、胰島素樣生長因子-1(IGF-1)及其結合蛋白(IGFBP)共同構成的內分泌軸系[3]。三者精密協作,最終通過刺激軟骨生長和鈣化以促進身高的增長[4],生長軸的正常運轉對于兒童身高增長至關重要,如果這條軸出現問題,孩子即使營養(yǎng)充足、睡得好,也可能“不長個”。
以往的研究普遍認為生長軸僅受大腦垂體調控,但隨著營養(yǎng)學與微生物學研究的深入,人們發(fā)現在兒童生長發(fā)育過程中,益生菌扮演著“隱藏助攻”的角色。這是因為腸道菌群作為人體第二大腦,可以通過調節(jié)代謝、免疫應答和介導神經信號等方式與腦神經系統(tǒng)相互作用,發(fā)揮其在微生物-腸-腦中的關鍵作用,從而影響兒童生長發(fā)育[5]。這也就意味著,通過益生菌精準干預腸道微生態(tài),有望成為更自然、安全且全面的身高調控策略[6]。
科拓生物兒童益生菌:創(chuàng)新三維益高配方,開啟科學追高新時代
基于對益生菌、生長軸以及兒童生長因素的進一步研究,科拓生物旗下的NICE GROW (耐思高)益生菌油滴液應運而生。其所采用的“三維益高配方”,代表著兒童身高干預理念的一次重要進步。該產品首次基于“腸—腦—骨軸”理論,以特定益生菌作為“生物芯片”,從生長調控的源頭入手,科學復配五大菌株,為孩子身高發(fā)展提供支持:
產品核心菌株——專利發(fā)酵粘液乳桿菌UP-1,在實驗研究中表現出對生長軸關鍵指標的積極影響。數據顯示,該菌株能夠提升GH(至174.43%)和IGF-1(至118.11%)的水平,增加IGFBP-3(至117.89%)的表達,從而促進骨骼發(fā)育和骨代謝水平,改善骨骼健康。
與此同時,專利動物雙歧桿菌乳亞種Probio-M8則專注于提升骨骼質量。研究表明,該菌株不僅能提升維生素D3水平至122.29%,也能將甲狀旁腺素PTH含量降低17.37%,通過優(yōu)化鈣和維生素D的吸收及代謝過程,為強健骨骼的形成創(chuàng)造更有利的條件。
除了從骨骼發(fā)育入手,產品還考慮了影響兒童生長的多方面因素。四大明星菌株協同發(fā)力,分別從睡眠質量、情緒壓力、營養(yǎng)吸收和免疫平衡四個維度,掃清生長障礙,為孩子營造全面的“生長友好環(huán)境”。研究表明,這些菌株在改善睡眠、緩解情緒壓力、提升營養(yǎng)吸收效率和增強免疫防御方面都顯示出積極效果。
品質保障:依托全球菌庫與臨床實證,確?;罹珳实帜c,安全高效
孩子吃益生菌最怕“吃了個寂寞”,為確保這些菌株能夠真正發(fā)揮作用,科拓生物采用了三大核心技術(代謝流調控技術、微囊包被技術、納米脂質包裹技術)保障活菌效能,經過這些技術處理,菌株在腸道中的存活率高達到95.75%。
值得一提的是,該產品背后有著堅實的科研支撐,依托全球最大乳酸菌種質資源庫和基因組數據庫,以及精準度達97.77%的AI菌株篩選技術,目前產品已獲得59項發(fā)明專利、439篇頂刊文獻支持,并與多家三甲醫(yī)院合作臨床研究。加之,從產品配方配料表來看,沒有添加防腐劑、色素、助流劑、糖等敏感成分,更適合處于生長關鍵期的兒童食用。
身高管理不應只是“補充”,而應是“調控”;不止是“短期拔高”,更應是“長期增益”??仆厣飪和嫔鷱纳L軸這一根本機制入手,結合中國兒童體質特征,提供了一整套科學、安全、有效的身高優(yōu)化方案。這不僅是一款產品,更是一種理念的革新:唯有讀懂身體的語言,才能釋放每個孩子與生俱來的生長潛能。
參考文獻:
[1]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《2024兒童身高現狀報告》
[2]朱玉芳,潘革.GH-IGF-1軸與兒童生長發(fā)育[J].醫(yī)學綜述, 2008, 14(3):3.
[3]Spagnoli A, Rosenfeld RG-The mechanisms by which growth hormone brings about growth-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growth hormone and insulin-like growth factors[J]- Endocrinol Metab Clin North Am, 1996, 25(3):615-631.
[4]胡亞美?江載芳.諸福棠實用兒科學[M].第7版.北京:人民衛(wèi)生出版社,2002.1985-1988.
[5]Qi, M., Tan, B., Wang, J., Liao, S., Deng, Y., Ji, P., … Yin, Y. (2021). The microbiota–gut–brain axis: A novel nutritiona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growth retardation.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, 62(18), 4867–4892.
[6]Lui, J. C. (2024). Gut microbiota in regulation of childhood bone growth. Experimental Physiology, 109, 662-671